当前位置:首页  教学科研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Research
《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于平著 南艺舞蹈丛书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来源:https://wd.nua.edu.cn 时间:2020年11月01日

这是第二次为“南艺舞学丛书”作序。

  “南艺舞学丛书”,指的是南京艺术学院的“舞蹈学丛书”,是在上海音乐出版社支持下出版的教材“丛书”。自2016年5月以来出版了三部,分别是《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280千字)、《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 392千字)和《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 1280千字)。前两部由笔者独立完成;后一部由叶笛、邱宇参与做了部分工作,并且因为较为厚重而分为上、下两卷出版。从三部教材目前的构成内容来看,适合做舞蹈学专业的本科教材,也适合做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材。

  三年过去了,南京艺术学院的领导班子做了调整和充实:刘伟冬同志仍任党委副书记兼院长,党委书记杨明同志接任了管向群同志,舞蹈学院的分管领导则由党委副书记陈咏梅同志接任了翟天灵同志;但他们对包括“南艺舞学丛书”在内的舞蹈学院的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并且明显在新时代有了新构想、新举措、新要求。而也正是在此时,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被评为了国家级―流专业建设点。

  正是在这一境遇中,“南艺舞学丛书”开始了“第二波”发声——将在2020年推出两部教材,分别是《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约520千字)和《舞剧构思文学表达教程》(约450千字);预计在此后的两年还将推出《中国当代舞剧发展史》《中国民间舞学科建设综论》和《新时期舞蹈美学思潮史述》—很显然,后两部是此前《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综论》和《新时期中国“新舞蹈”史述》的姊妹篇。

  在上一次作序时我曾写道:南京艺术学院是一个百年老校。“舞蹈学”在校内属新兴的学科,但在约二十年的时间里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所“老校”是一所真正的“高校”——它拥有“艺术学”这一学科门类中全部五个一级学科的博士授予权。它的那些具有悠久历史、厚重底蕴的“老学科”,在滋养、浸濡“新学科”的同时,也在无形中给予后来者激励、鞭策、支撑和导引。

  上一次作序时我还就“丛书”的特征写道:第一是它的适用性。适用性强调的是它主要是教材而非个性化的学术专著,它的主要着眼点是舞蹈学的本科专业,是为这一本科专业的知识累积和能力培养打基础的。第二是它的通识性。与“适用性”相关,“通识性”是强调目前多种舞蹈学本科教学的共通性,教材既有助于综合类艺术院校的舞蹈学教学,也有益于师范类院校的舞蹈艺术教学。第三是它的学养性。“学养性”是指它不板着面孔、端着架子“立论”,而是通过平实的“学识”来精进“学术”,进而通过“学术”的精进来涵养“学理”。第四是它的史料性。“史料性”是教材“学养性”的内在支撑,它以“论从史出”的坚实来抵御“以论带史”的空洞,通过“文化记忆”的条分缕析来激荡“文化想象”的精鹜神游……

  之所以摘录上述两段话,在于它是“丛书”一以贯之的认知与持守。在本“丛书”又一波发声之际,除一如既往地感谢南京艺术学院党政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外,除一如既往地感谢上海音乐出版社费维耀社长和黄惠民资深编审的大力支持外,除一如初心地感谢冯双白、罗斌、郭磊等顾问和特邀编委的大力支持外,还需特别感谢“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大力支持——这个项目的资助更让我们有了以“丛书”参与“优势学科建设”的紧迫感与责任心!

  是再为序!

于平

2019年 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