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召开,会议由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歌舞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承办。这是我校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继门文元、佟睿睿、王亚彬、周莉亚、万素五届舞剧创作研讨会之后,举办的第六次创作研讨会。
校党委书记杨明,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伟冬,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陈咏梅,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等一行10人和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我校舞蹈学院相关领导共同出席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上午场由我校舞蹈学院院长、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于平主持。下午场由舞蹈学院副院长、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许薇主持。
本次研讨会围绕上海歌舞团所创作的五部荷花奖金奖舞剧《闪闪的红星》、《霸王别姬》、《一起跳舞吧》、《天边的红云》、《朱鹮》进行探讨。上海歌舞团,成立于1979年6月,2009年11月转企改制,创作演出中国民族舞剧、舞蹈、声乐作品。自建团以来,上海歌舞团积累了众多艺术精品。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围绕上海歌舞团“新海派”创作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杨明首先致欢迎辞,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并对南艺舞蹈学院近年来的发展和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围绕上海歌舞团展开的舞剧创作研讨会,不仅是对该歌舞团舞剧创作经验的阶段性总结,更是对中国当代舞剧创作发展的系统回顾与思考,很有意义。杨明强调,南京艺术学院将始终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不断完善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开拓艺术教育研究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希望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为学校、为江苏、为中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刘伟冬首先感谢舞蹈界专家对我校舞蹈学科发展的支持,指出此次研讨会对于舞蹈学院的学术构建和规划发展起到了进一步的推动作用,对于平在舞蹈学科发展方面所起的引领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上海歌舞团是我们国家重要的文艺工作力量,也是新时代文艺创作的重要阵地,积累了众多艺术精品。由南京艺术学院来举办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研讨会,不仅是对双方进行经验的总结,也对推进中国舞剧创作乃至中国文艺繁荣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欢迎专家学者多来交流指导工作,并祝愿舞蹈学院取得更大的成绩。
陈飞华在会议致辞中简述了上海歌舞团作品创制、人才培养和开拓演出的实践,并介绍了在院团管理、队伍建设领域做出的尝试。上海歌舞团作为一个专业院团自身独特的美学体系和艺术风格——以创作锻炼队伍,以作品拓展演出,作品、人才和演出共同推动演艺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形成了上海歌舞团独特的创作生态和艺术气象。好的作品和优秀艺术人才,助力上海歌舞团不断演出开拓市场,艺术服务观众,彰显文艺院团的艺术价值。
出席研讨会的学术发言嘉宾有: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罗斌;原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东;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评委会副主任吴孝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臻;原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调研员方家骏;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舞剧研究中心主任于平;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编辑室、舞蹈艺术中心总策划、编审黄惠民;东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刘炼;广西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民族艺术》主编许晓明;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舞剧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许薇;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欣;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党支部书记、副院长兼上海戏剧学院舞蹈研究院副院长张麟;中国文化报理论部主任编辑刘茜;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董丽;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民族艺术研究》舞蹈编辑唐白晶。上海歌舞团出席会议的有团长陈飞华、副团长王菁、副团长宗克惠等一行10人。
上海歌舞团以“新海派”的国际视野,包容、开放、创新、融合的艺术态度成为了全国舞剧创作的重要阵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研讨会的举行,促进了全国舞蹈艺术创作交流平台的建设,对于梳理上海歌舞团舞剧创作脉络与特征、建构舞剧创作理论体系、推进院校及院团间的学术合作和协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次会议既能促进我校舞蹈学科的高水平建设,又能推动中国舞剧事业的创新与发展。舞蹈学院的硕博士研究生与青年教师也旁听了此次研讨会,受到了很大的学术启发,收获颇丰。(舞蹈学院)